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医药典籍

《灵枢经》

《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中国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着绝对权威。《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南宋史崧将其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版本。明代马莳编《灵枢注证发微》,是历史上全注《灵枢》的第一人。

主要内容:

《灵枢经》共九卷,八十一篇,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灵枢经》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其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是以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为指导,以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并纂述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成功地吸取、运用了当时历史条件下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的结晶,以揭示人体生命科学中诸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摄生的种种奥秘,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有理论体系有思想指导的医学科学,为后世中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代表性主要名句: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灵枢·本输》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灵枢·本输》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第八十》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灵枢·经筋第十三》

代表性药方:

豕膏

《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日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日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豕膏,即猪脂,欲名猪油。嗌,即咽喉处,为肺气出入之道路。痈发于嗌,影响呼吸,病势凶猛,故叫猛疽。如发于腋下,坚硬红肿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从其所生部位及症状辨证,皆属肺经积热,毒火入侵而成。

猪脂,气味甘,微寒无毒,用以泄肺经之积热。《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说:“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药,主诸疮。”此痈疽属毒热,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强解热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后世用猪脂做膏药,即从此方演变而来的。

翘饮

《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胁,名日败疵,败疵者,女好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奶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翘草根各-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

败疵,亦称胁痈。李杲说:“胁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疮。”治用锉、翘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并以蒸气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

菱角,翘,即连翘。菱角根能清热发汗;连翘根能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说: “连翘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又说: “主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

此方提出的“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对后世辅助疗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仲景用桂枝汤的“温覆”,用防已黄芪汤的“坐被上,以被绕腰下”,甘草麻黄汤的“慎风寒”等可观其理法皆来自《内经》。

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如厥逆之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汤一剂,以除其厥逆之邪,阴阳通调,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汤是用长流水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升,和炮制过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继煎至汤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发生药效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药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愈了。

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流水千里,扬之万遍.(《金匮要略》称为”甘澜水”),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

影响与价值:

《灵枢经》将经脉名称的命名完成,以《灵枢经》的《经脉第十》为其标志,十二经脉名称完备。它确立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了经脉之间的表里络属关系。在《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完成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的总结。如:“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构建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知识、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理论。《灵枢经》总结了经络的相关病理,沿用并改造了早期对经络病理的表述方法。经脉病症的诊察方法更加详备并创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脉方法”。《灵枢经》确立了经脉病症的临床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治疗原则如:“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治疗方法有刺法、灸法、放血、按摩、贴敷等,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有理论体系有思想指导的医学科学,为后世中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流传版本:

《灵枢经》历史上又曾被称《针经》和《九卷》。《针经》的名称,最早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和《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而《九卷》这一部书,到了晋代,皇甫谧又称之为《针经》;到了唐代,出现了一部内容与《针经》相类似的书,王冰称之为《灵枢》。这一问题,也是由《新校正》首先发现的。

王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称为“《灵枢经》曰”;《新校正》说道:“详此注引《针经》曰,与《三部九候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 《灵枢》为《针经》也。”可见《灵枢》这一名称,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王冰时代才能出现的。

《针经》和《灵枢》这两部书在南宋时代都还存在。经学者考证,这两部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编次有些不同,里面的文字“间有详略”而已。《针经》到了北宋初年早已亡佚,当时只存有《灵枢》,所以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他们进书表中所列举的书名只有《灵枢》而没有《针经》。当他们校正医书的时候,即公元十一世纪中期,《灵枢》虽然存在,但业已残缺了许多,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书。《新校正》说道:“据今《素问》注中引《针经》多称《灵枢》之文,《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

到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献到医书,里面有一部九卷的《黄帝针经》,下诏颁布天下,然后中国方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针经》(《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纪》说道:“元祐八年正月庚子,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现今存在的《灵枢》即是高丽所献《黄帝针经》的版本。

南宋史崧于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将其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增修音释,编为二十四卷,名为《灵枢》,即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内容。后人再未改动。

名家评书:

纪昀:“譬之梅赜古文,杂采逸书,联成篇目,虽牴牾罅漏,赝托显然,而先王遗训,多赖其蒐辑以有传,不可废也。”

参考链接:

1. 灵枢经(东周战国时期史崧所著的中医学作品)百度百科
2. 《黄帝内经·灵枢》
3. 黄帝内经的13个药方
4.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