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南柏
[摘要]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智慧,而应该结合西方哲学来做系统研究,并基于二者创建新的思想理论。因为我的任务和使命很明确是否存在统一中国各学派分散问题的思想?是否存在一种囊括东智慧和西方哲学的思想?让智慧和哲学并行思考?维学思想尝试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努力。我通过维学思想理论尝试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多维智慧和西方文化的精髓亚维哲学统一起来。
[关键词]维、多维、多维智慧、亚维、亚维哲学
我们一直骄做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现在这种骄做还能持续吗?这似乎是一顿无论早上还是中午,甚至晚上都享用不尽的套餐,我们是否已经吃腻了?因为里面的菜确实不多了。如果基于当下,我们没有自己的创新,骄傲是否沦落为悲哀呢?
从《易经》的“乾:元亨利贞”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就给予滚雪球般的不同断的诠释,一切都围绕易之变化来展开,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只有一个“问题”还可以称之为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为了适应,即便失去“我”的代价。正如孔子教育我们的“毋我”,从此,作为主体存在的“我”就淹没在内在的变化之中了,在变化的过程中,“道”以功能的方式而不是以意义(目标或者目的)方式展开自身,这也许可以解释我们没有创新的原因,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自此失去了确定的、也是绝对的陈述主体“我”。
但是,这个时代不同了,这不仅是因为东方智慧复兴的需要,还因为东方智慧和外部对话和交流的需要。“我”必须从“毋我”中站出来,从内在的变化过程中站出来,因为这是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换言之,创新需要也必须有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一个不再顺从的主体(为了适应可能变得过于顺从),一个自由的主体,一个积极开拓的主体,而不是在“际从”和“隐退两个极端之间招摆。总之,一方面,我们要适应变化(如基于礼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一个勇于说“不”的主体,并届于这个主体去创新。如果前者需要的是智慧,这种智慧需要多变抑成以“多维”的方式来通应,我把这种智慧称之为“多维智慧”;而后者需要一种具有质问和建构能力的哲学,即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我称之为“亚维哲学”,最后,让“多维智慧”和“亚维哲学”统一于“维学思想”。
因为我的任务和使命很明确:是否存在统中国各学派分散问题的思想?是否存在一种囊括东方智慧和西方哲学的思想?让智慧和哲学并行思考?维学思想尝试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维”的提出
为什么是维学,思想不是别的思想?为什么选择“维呢?《广雅》有“维,系也。”这种说法,”系”就是绳索,系与“佳”(锥声)联合起来表示,从高处点引出三根以上的绳线到地面,围成一个空心的维形体。古人想象大地的四角也有四根无形的大绳被系在北极点上。这四根无形的大绳也叫作“四维”。由此,古代车舆的圆盖就是对北极天空的模拟,车盖是依靠四根绳索与车舆四角相牵挂,这四根绳索叫作“四维”,即车舆的伞形盖象征天,方形的车舆象征大地车盖的中心柱子象征“天地柱”,马儿象征天地旋转的驱动力。在拉于语中的意思是“完全的加以量度”。总之,在维学思想里,维,具有提纲挈领的功能,成为思考支撑的基本准绳。
在数学中,我们所说的维度又可以称之为维数,是作为独立参数的数目,也就是说,数字中的维度是在一定前提下描述一个数学对象所需的参数个数,完整表述应为“对象x基于前提A是n维”。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维度又可称之为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我们还可以看到,物理学里的高维时空,科学家设想了从零维到十维空间。例如,蚂蚁的视觉维度限定在平面里。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所理解的高维时空只是基于时间和空间设想的一种物理学思想,并不意味着思想具有十个维度。而维学思想之中的维度旨在跨越异质思想之维,即,每种思想在维学思想里称之为一个维度。
由此,我尝试在与目标对象独立、相关、影响的要素数目(数学),且有目录索引关系(物理学)和对立转化关系(周易学)中建构出一种我称之为的“维学维度”。维学维度设想了思想的可能方向,这些方向之间是如何独立、相关或相互转化,并且通过这些已有的思想维度建立新的思想方向,即开拓性。
基于对维学维度的思考,我尝试在此基础上建立并阐释多维智慧和亚维哲学。
二、多维智慧
智慧,排除了作为确定的本质思考模式,从-开始就以“易”之变化为思考对象,因为“易”之变化多端,由此,智慧展现了其多维性,这是为什么我在维学思想里称之为“多维智慧”的原因。
多维智慧要求“毋意、毋必、无固、毋我”。智慧对人的要求就是不需要执着的理念,不需要必然的东西,不需要固定不变的立场,不需要突出个人的存在意义,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变化的世界,不要干扰变化,如果变化对人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在变化中学会截取有利的机会,顺势而为,“ 我”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只需要乘势就行了。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缺失,恰恰表明思考不能多维或者变化思考的维度,也就很难适应世界的变化。
智慧无法用定义来概括,因为定义需要一个陈述的主体并限制范围,而智慧却要求其多维并在多维度之间转换,即需要张开其多种思考可能性,智慧总是基于内在变化并要求人适应之。对于一个智慧的人而言,他需要增加思考的维度而不是在某个维度上加强,尤其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思考的维度要大于至少等于面对的问题所含的维度。
因为智慧对多维要求,所以,我们要突破自我,突破我们外在的选择,突破我们内在的经验,放弃界定,因为你的界定,你与宇宙分离,因而变得有限,再也不能多维,并由此生成了你的有限的意识。反过来,我们需要转换意识以便适应变化的世界,这也是智慧的内在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多维思考的参照。《三国演义》里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多维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简易地说,时运不决问易经,人事不决向孔子,心事不决问佛祖,处世不决问老子,胜败不决间孙子,人生不决问历史,组织不决问西学,维学旨在把现有的各种思想变成思考的准绳,真正体现智慧多维的要求,反过来,这也是多维智慧成为维学的思想一部分的原因。
人生是多维的,孔子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感,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三十岁就有了确定的志向,四十岁不再困惑也可以禁得住诱惑,五十岁能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六十岁能听进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做事,而又不超出规矩。
从字宙发展的维度来看,有显能量和暗能量,有物质、暗物质和反物质。在宇宙大爆炸中展开的能量、引力、压力、温度、空间、时间和速度等维度是宇宙发展的维度体现。
从社会发展维度来看,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维度,这些是基于社会发展出现的维度。
从阶提发展维度来看,有奴隶主封建地主,贵族地主。士族地主,寒族地主、农业主,工业主、商业主等维度,这些是基于阶缓发生的变化展开的维度。
从经济发展维度来看,有采摘狩猎、农耕畜牧、工具畜力、机器,航海、流程、互联网,等维度,这些是基于经济形态发生变化展开的维度。
从企业发展维度来看,有国家专营、特权经营、特许经营、个体经营、自由经营、人造人(法人企业)、市场经济、用户经济等等维度,这些是基于企业发展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产生的维度。
从思想发展维度来看,在中国,有诸子百家;在西方,有神话、神学、史诗、哲学、科学等维度。这些是基于思想展现的不同维度。
总之,我们看到,无论是人生还是宇宙,无论社会还是阶级,无论经济还是企业乃至思想都留给我们不同的维度,这些维度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经验,基于这些经验,我们才有机会获得多维的思考方式,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出“多维智慧”原因。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只有多维智慧是不够的。在适应变化的同时,人们经常表现出“不足”或“过度”:一方面,我们滞后于的变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变化”先于我们而变化,然后,我们才能适应;另方面,我们经常过于适应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为了适应以至于过于顺从了,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不足”或“过度”,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下面要提出“亚维哲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