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张斌
(接上文)
(三)婚丧注重吃喝排场,缺少道德情感含义
在婚丧仪式上农业社会的遗风甚浓,注重吃喝排场。丧事时,汉族几乎每家延续三四日,藏族延续时间都达五七天以上为荣,汇聚人流耗费大量食品,使主人十分疲惫,已经没有追悼去世者的实质意义;至今,沉静告别、简洁火葬难以举兴。婚事两家以食物、烟酒你来我往多次,婚庆之日动辄三四十桌子酒席,不是在回收礼往资财,就是在浪费可惜巨资,排场之盛大成主人之荣耀。婚丧盛宴中,大吃大喝、讲究耗费成重头之戏,但其中却真正缺少应有的教育、道德、婚姻承诺、人生仪式等内容。这些盛宴习俗对经济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是比较粗陋的习俗,表示相当多的人的思维还停滞在农业社会阶段,没有吸收和步入现代化的良好的观念和做法。
(四)兴建庙宇泛滥成风,过量耗费经济积累
其实,在舟曲,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科技意识、人文意识已经相当普及,人们的神灵、宗教观念已经大大退化和消失;只有依靠稳定的社会、良好的政策、科技的进步、勤奋的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人所共识的。但是,目前藏汉乡村却滋长着一种盲目攀比没有实际价值的修造寺庙的复古之风,他们也知道这不是为企求神灵和佛菩萨的保佑,而是要炫耀:“我们也有标志性的建筑,我们也不落后!”许多村的有钱人不是从事集资修路、建桥、改善学校、建造公园广场等实务,而是热衷于集资造庙、画庙、塑神等虚幻迷信之事,这些其实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奢靡腐败之举。平时,这些寺庙都是锁门关闭,少有人光顾问津。全县七八十个藏族村子原存只有十来个寺院,现在有过半的村子修建起了寺院,汉族一百三四十个村子原有不到一半的村子有庙宇,现在基本都重新建起了新的庙宇。至今这种风气还在延续。这种迷信的回潮和靡费的风潮,是在文明之路上的一种退化,是对现代化发展的人性化、世俗化、科学化必然趋势的背离。
三、舟曲民间文化之发展措施
民间工艺、历史文化生于民间,也应用于民间、兴于民间,适度的商业化能促进其发展,但极度的商业化、贵族化,超越地方消费实际的价格,则可能造成市场消费者的减少,使其生存发展空间萎缩或窒息。回顾古典的岁月,民众、实用、多量、廉价,是民间工艺曾经的关键词,今后也应该坚持这一基本的发展道路。对待传统工艺,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普曾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最好的传播”(1),实为切中时弊,高瞻远瞩。鉴此,针对舟曲包括传统了传统工艺在内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就继承和发展择要提出如下迫切之建议。
(一)赋于民间演明当代形式内容
艺术以娱乐为目的,反映过去岁月的应该择优留存,但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更应该大量出现,社会需求应该更为强烈。民间演唱组织应该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同时,开发创制一些节奏更加明快的现代版旋律,可创作编排有情节、反映现实内容的小品剧、音乐剧、歌舞剧;针对当前的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公共道德、产业开发等编制新的节目,及时反映社会问题,发挥教化育人的作用,歌颂社会进步,传播优良行为,弘扬正能量,等等。只有适当地与时俱进,杨柳翻新枝,新瓶装旧酒,才能使民间文艺遗产在新的社会和观众中赋予新的生命力,更好地发扬光大。
(二)扶持生产营销手工艺品企业
目前,像锦带、刺绣等产品售价较高,难以消费,其工匠较少、数量不足、品种单一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应该走作坊、院校、工厂、市场多方联合的形式,开发低成本的工业化批量生产,手工制作和工业生产并行, 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形式多样化,适应不同艺术需求、不同消费能力者的需要,即实用、廉价与观赏、收藏并行,让大众与贵族同享,发挥日用市场、旅游市场、收藏市场等多方营销的带动作用,让实现买卖成为重要的保护动力,让百姓使用成为最广泛的传承空间。
(三)更多举办民间文艺展示活动
我们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回忆,由于年轻时参观了一次书法展览,而产生了立志练字、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愿望;由于多年前看到了年关大街上的众多楹联,而产生了学习写作楹联、成为联家的冲动。因此,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应经常举办各类演唱集会,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举办工艺展示活动,常年丰富和开放博物馆展览,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教育,可丰富人们的业会文化生活,而且可以激励产生批的后继者,扩大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对外影响,培有对古典文化的流行时尚,培育对传统工艺制品的市场需求。县乡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要为此发挥窗口、基地、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对于些闲置的寺庙,可以仿效上海、南京、兰州的城隍庙的利用办法,资助配置一些文化设施,开展棋牌娱乐、书画金石展览、文化经营活动,使其为世俗的精神娱乐、文化经营发挥作用。
(四)壮大民间文艺教育带动组织
在县城一级,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发挥基础作用,支持协会活动也是有力措施。中小学校应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手艺展示会活动,甚至编写学校的《楹联鉴赏写作》《手艺作品集》《书画作品集》《文艺演出视频选粹》等等,这可在学生中培育兴趣、培育新苗有极大的作用。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讲授《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成立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以传统文化丰富道德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上有所作为。宣传、文联、文化、民政、社区等部门]应关注各种民间文艺协会的活动,对其有益活动和重要作品予以财力物力支持,做好舆论宣传和典型示范,利用好各种社会组织发展民族文化事业。
(五)致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之 乡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需要市场推动、社会活动、学校教育,还需要形成良好的制度机制发挥作用。国家及省市的宣传文化机构和协会有授予基层各种“某某之县”的做法,县级文化部门也应该仿效这一方式, 在培育推动各乡村活跃文艺活动同时,配合小康村建设,遴选表彰一些有文化特色的乡村, 命名授予“民族歌舞传承乡”“楹联文化先进村”“重视教育乡”“宗教文化之村”“道德文明先进村” 等等,以榜样示范和舆论导向推动各乡村立足特色,打造优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六)政府支持城乡民族特色建设
建筑文化,既是一种技术文化,也是一种视觉文化,是当前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中甚为重要的方面,它能体现一个小区、村寨的独特风貌,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性方面。政府应该总结提炼出一些 当地特色的典型建筑样式,公示推广,用奖补推动风貌改造,促进城乡民族特色建设。对一些基础较好的村寨和乡镇,开展“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活动,以申报工作推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传承,强化民族特色建设,推动旅游形象宣传。
四、结束语
在现代化发展中,民间文艺、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确实也有有益的方面,如他们是民族和地域认同的标志,凝结着一个地方共同的情感,是一个地方智慧和技艺的载体,是一方人类娱乐的形式,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上有一定的作用。在现阶段,总体上正能量的方面多于负能量的方面,进化的方面比退化的方面要更多一些。
在舟曲这样的民族地方,我们看到,特别是乡村,最容易也确实存在敝珍自惜和夜郎自大,出现过于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问题,面对外面世界的发展趋势,不少人观念落后甚至愚昧无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们必须放眼世界,需要摒弃糟粕、弘扬精华,与时俱进。放眼与外面交流较多的发达城镇,则容易走向全盘西化、崇洋媚外,迅速抛弃传统,走向民族虚无主义。这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需要适可纠正。
在舟曲观察的现象告诫我们,由于教育的欠发达,宗教的神秘主义还有相当的残留,宗教为清洁人的心灵的世俗化服务功能发挥较少,倒助推了建筑上的奢靡腐败之风,背离现代化的实用、人性、劳动、简洁之方向;大力举行各种地方文艺活动,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兴起的有力动力,是弘扬国学的有力举措;兴办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经济,是弘扬民族工艺和传统文化的有力推手;政府作为现代科技文明和世俗幸福生活的推动者、播撒者,在改造乡村民众的宗教意识、普及重德尚孝的传统风尚、推动民族特色建筑改造、繁荣民间文艺等方面,任重道远。在未来的现代化发展中,如果说,城市以“新”“变”著称,以商业文明、科学技术、节奏快捷为特点,那么,在县城的乡镇和村察,则是以“古”“静”为特色和魅力,是以农牧文明、生态文化、乡情人伦、节奏舒缓为特点,在蕴含民族古典文化上最有耐力和特长。与内外交流频繁、快速变化的城市相比,我们的传统文化多以农业文明的智慧为主,以农业为主的县域正好是最宜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栖身鸟巢和最佳舞台。今后,不论从实用的开发旅游产业的经济角度,还起从推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角度,提高人民生活安逸性的精神角度,甚至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县域政府和文化人士都应该有理性的自觉,实行有效的保护激励政策,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传承活动,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而有所作为和贡献。
我们还是要清醒,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因自己的独特性而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我们应在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中择善而从,明理而行,兼容并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