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杨曙明
[摘要]文化遗址作为文明进程的历史符号,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之下的社会发展,民族交融。自觉的影响到一个地域的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更、发展,从而产生出富有地方特征的文化思潮。在特定时代主流思想的映衬、交汇、碰撞作用下,势必对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涌现出的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时也自然而然成为民族聚居地历史文化符号的有力旁证。舟曲楹联文化的起源据初步考证,始于明代,明朝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学术众多,流派林立。明代多种经济的并存,使文化思潮最终从庙堂逐渐走向民间,直接影响了明代民俗文化繁荣昌盛。而地处甘肃南部的舟曲县,正是这种文化思潮的直接受益者,它以楹联文化为载体,通过官方及民间的积极引导和推广,形成了舟曲民俗文化特有的文化符号,并因此以楹联诗词方式传承了下来,成为藏乡江南奇特而又夺目的风情线,享誉陇上。
[关键词]楹联文化 遺址 明代思想 民俗文化 舟曲
舟曲楹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每年正月十九楼联松蓬灯会为存在方式,保护并传承下来的。这种存在的方式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文化与语言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缺一不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文化思想直接引导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由此行生出的民俗文化,其实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首先,文化思潮与教育。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越势,文学艺术空街繁荣。叫明代初期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各种思想汇聚在一起,形成明代文化的高峰,而这时期的民俗文化,也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开始生根发芽,成为明代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甘肃省内外民俗学者的一致考证和研究,舟曲槐联松蓬灯会起始于明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并更进一步了解体察民情,在全国推行家家户户张贴楹联的举措,其实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调研民情或加强舆论引导。
而到明代中期由于文化主导思想的转变,自然影响到了教育的发展,并且明代大力倡导在全国兴办学院,这就极大地刺激了教育形式的根本变换,教育形式从原来过于集中逐渐走向开放,由原来少数人才能受教育,到教育对象的相对普及。明代的这一教育思想, 真正催生了各个地域文化教育的发达程度,再加上明代八股取士,对联艺术的审美被提上了关键的日程,形成了当时的读书人都要人人会做对联,对联成为当时士人语言交际的重要形式,也是当时书院学生必修和必研的文化课程。所以,正是这种文化和教育的大背景下,楹联文化真正深入民间,深入民心,形成了当时教育的主流思潮,从而真正意义上有了它生长、生存的广阔空间,为日后楹联发展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审美功能。
其次,江淮遗风与舟曲楹联文化。据《明史》记载,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又经“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迁民之举是明代统治阶级发展巩固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又符合广大劳动人民迫切愿望。中原地区连年战火,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移民于广阔的边陲地区,其实也就暂时远离了战火的侵袭,能够达到安居乐业的地步。如果追溯舟曲民众的祖先,他们应该来自江淮一带,这已经被一些学者所考证,再不做赘述。舟曲的百姓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仍保留着江淮一代的人文气息,他们虽历经时光流逝,沧桑巨变,但内在的文化因子却并没有丧失,他们把这种优秀的风俗以文化的方式继承了下来,并在舟曲这块土地上落根生长,终成参天大树明代张翰的《松窗梦语》辑录一首《竹枝词》就能更好的说明这一点:“试险西行行近蜀,算程东去本连秦。家家板房留风土,半时岐阳旧时民。”因此,判定群居百姓的民俗风情,教化始成,就是要先了解他们还是否保留着上古初民的意识形态,并且把这种良的民族风情,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下,潜移默化的植根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优秀的品质,把它通过继承的方式加以保护、保存,使之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历经了逐个朝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尤其明代中后期书院派的兴起,直接将楹联文化的审美功能推向了高峰。学院派借助楹联短小精干的表达方式,或抨击时政;或教化育人;或进尽忠言,最终形成了特有楹联文化。特别在中国的江淮一带,在明代应该是古 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扬州赏灯的盛况,从经济文化的角度去论证,说明了楹联文化已经成为民俗文化一个分支,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开来。洪武年间从南方北迁至舟曲的民众,也就慢慢地形成了这种固有的文化思想,在平时的劳作中,下意识把这种楹联文化通过举办灯会的形式传承和发扬了下来,形成多元文化背景下具备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
再次,明代学者和舟曲楹联文化。最早对舟曲楹联灯会做出记载的,应该是明代末期的文学家张岱。他在自己的文学著作《琅繯文集》这样写道:“余尝闻陇右西固之邑,于长衢之上,盖松篷,悬长灯,不夜天也,疑其扬州也”。我们无法更进一步考据,张岱是否游览过当时西固的楹联灯会,但至少可以肯定,当时地处边陲的北方小镇,因为楹联灯会的盛况空前,也曾经在明代中后期引起了一些文学大家的称道。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把西固楹联灯会的盛大场景,写进了自己的著作,这对当时西固县城楹联文化的广泛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同时也为当地的楹联文化传播、指导,做出了一定的帮衬作用。
不仅如此,明代中后期被朝廷委派到西固任职的官吏中,不乏来自江淮一带的人士,如来自扬州籍的县令苗彬、西固千户长吏王忠实,武备将军李瑛等。他们除了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发展经济,保境安民以外,更多地承担起了沐浴教化的重大责任。他们把江淮一带富庶的文化直接植入这片陇上边陲小镇,开启了教化民众的作用。而恰恰与之情况相符合的是,心里的民众是江准移民,有相对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先前所具备的文化基因,两者交融碰撞,取终把槛联以灯会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形成了全民参与的意识,把楹联最初作为高雅艺术,只有少效人才能浅斟低吟,扩而大之,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最有符号心式的民俗文化,流传到今天。
最后,像联遗址中明代思想的渗没及舟曲民给文化的特征。尽管舟曲的楹联遗址由于历史的变迁,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但从这极少数的文化进址中,我们还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明代中后期,海运开禁,贸易往来,加速了明代商业的高度发达,与此同时,手工业也极其的发达,资本的输出与输入,使明代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可多得的繁荣局面。地处陇上边降小镇的西固,正好就是茶马古道的交汇之地,桓水(即白龙江)自西倾山面来,连接起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商贾马帮纷至沓来,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所以,在现存的舟曲楹联遗址中,不难发现有些楹联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出明代文化思想的特征。
因此,如上所述,明代的文化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也带动了舟曲楹联创作的多样化,内容涉及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形式,当地的民众和官吏,结合具体的地域性质,别开生面的在正月,用赏花灯,迎“婆婆”的活动形式,把楹联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促成了富有民族、地域特质的民俗文化的独特风格,渐渐地形成舟曲民俗不可多得的文化标志,使之成为陇上江南的一大人文景致。明代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全方位的反映在舟曲民众从事生产、生活,商业贸易的诸多方面,从而以民俗文化的整体性传承了下来,又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符号。
结语,楹联遗址的保护与继承,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舟曲县获得国家级楹联文化县的荣誉称号后,对挖掘、保存我县民俗文化,更进一步提升舟曲对外形象,树立良好的文化舟曲,旅游舟曲;人文舟曲,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