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高原
(接上文)
徐显明校长指出:“一所大学不仅要具有与原职能相适应的创新的能力,更要有与新职能但适应的‘守成能力’。因为文化的传承需要忠诚式的坚守,尤其是要守护住大学的精神,守护住大学作为道德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地位与尊严。守成有时候比创新更艰难。大学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其看的方法必定不同于世俗。大学需要对历史的永恒作出选择与承诺。”我们不禁要问:从文化的大局来看,我们精多少大学的界大学状态是自觉于这种“守护住大学作为道德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地位与尊严”?
著名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报告也认为:“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特点是社会的高度分殊化,因此社会离心力极大,不同阶层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都日益缺乏共同语言,因此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如何使这些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之间能够有共同的语言而能相互沟通而达成社会共识,这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解决之道在于要提供一种‘共同教育’。广义而言‘共同教育’包括对所有公民的教育。”哈佛报告因此提出“共同过去”、“共同现在”和“共同未来”:“亦即一个共同体 首先需要强烈体认‘历史的共同过去’,这样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今天无论有多少分歧仍然会认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现在’,而只有‘共同的现在’才使人们有理由去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此看来,大学的文化传承或守成功能最终是为了传承、守住一个民族的“共同过去”,以便构成民族“共同的现在”和“共同的未来”。大学的维护、传承、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这个使命的意义显然超越了大学培养个体的人才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传承也应作为大学的本体功能。
以阅读西方经典为中心的通识教育方式,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模式。而“本科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对所有本科生提供这种共同教育’ ,这种共同教育将使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涉足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能够有共同教育的背景能够沟通。”共同教育的基础乃在于对西方文明传统和美国历史的共同体认这种从对共同过去的体认,达成共同的现在,以拥有共同未来的通识教育,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无疑也是必须有的、绕不过去的教育模式。这种共同认知的建立,无疑决定着共同的国家与民族认同,保证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精神爱聚力。这就是我们认为以传承文明文化传统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全的根本理由。
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国学”也只有纳入通识教育的逻辑框架中才能有建设性的存续状态,否则将流于因循守旧或故步自封的泥潭。在文化传承中,我们当然需要辨清一般谓之“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变的东西与可变的、需要历史性地扬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中国传统文学修养的同时,还必须有世界胸怀与眼光,必须兼顾到世界文明的精髓。必须走“中西并举”之路。而狭隘的民族主义、浮躁的工具主义以及喧嚣的功利主义升腾起的迷雾,完全遮蔽了生活本真的意义,使得共同人性的建立,共同价值的确立仿佛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传承人类文化,是大学传承文化功能题中应有之义。虽然主要传承本民族文化是第一应考 虑并操作的事,然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皆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如学者汤一介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是有一个世界的眼光,不是从另外一个文化系统来看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会有很多片面性。”因此,笔者认为“国学”也只有纳入通识教育的逻辑框架中才能有建设性的存续状态,否则将流于因循守旧或故步自封的泥潭。
总之,简单而重要的教育方向是主要借助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培养学生有完备的人格、良好的人性、定的专 业知识储备,并具有相当的自我与社会担当意识,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性与文明传承的共同自觉意识与行动,做到这一点, 大学不仅完成了它的使命,大学也将获得了长久存在、尊严存在的基础。无论大学如何转型,只要它还是大学,它就必须坚持这一点。偏离教育原点的任何教育改革、任何形式的大学转型都将是折腾。因此,通识教育不仅是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也仿佛大学教育改革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动了它,便能顺势去解决许多社会与教育问题,理顺大学教育混乱、社会人心混乱,传承民族文化并构建可持续存在的文明,让中国人像样存在,让中华民族尊严存在,让中国安全存在。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文化传承作为大学的本体功能应该尽早成为中国大学的共识,并在共识的前提下积极谋求共为:带领全杜会在“共同的过去”之上构建“共同的现在”,并追求“共同的未来”。以上乃大学教育的常识,卑之无甚高论,只需勇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