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浅谈生命科学“去神秘化”的必要性(三)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苏杭

(接上文)

3.有利于防止修习者陷入神灵崇拜或个人崇拜的误区

先生讲过,除佛陀及弟子外,其他所举的菩萨、神灵是不存在的。但古代中印诸多宗教大师却又明确表示其存在,从而多数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到底该做何理解。对于是否有神灵存在,笔者没有证境不敢妄谈。先生对此有详细阐述,笔者试从其书籍中找寻几个可能性理解:

一是站在彻悟生命真相者的角度,一切皆是本体般若的化现。在先生的《以心传心》一书中说道:“神灵与神性, 都是天地万物的起源,都代表本体,代表宇宙的生发之源和终极归宿。一切存在都建立在神性和神灵之上。极致之时,神灵与神性就不分彼此了。我们之所以分出彼此,是因为我们站在人的视角来看,它们分一个外在的、一个内在的;一个有形的、 一个无形的。真正到了开悟解脱的境界,就发现没什么内外了,也无所谓有形与无形。内即是外,外即是内;有形即无形,无形即有形。”既然一切都是般若所化现,般若外无物,当“神”完全融入般若的时候,二者一体, 无所谓有无;无论是否承认神的存在, 但都必须承认我们的世界有一个本体在, 不是一定非要有着具体形象的才算神明,到了神性的高度,应该是无形无相的,化现成什么只是方便而已。

二是先生在《从六道轮回看文明体系和生命世界之关系》中提及:先天的(智慧)像河水,后天文明像河岸,岸引导、规范河水。当我们承认六道轮回并不断谈论时,六道就被创生出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儒家、道家、基督教没有六道轮回,它们的文明中就没有六道。文明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由此可见,文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浸染深入骨髓。先生不多读这些,也有不想让学人陷入其中的意思。

三是过多谈论神明会使修行者陷入“意识造境”。有人修炼中一会菩萨来了,一会神来了,若其有正见、不执著,还能走出误区;若过多沉醉其中,就会陷入修行的障碍,甚至误入歧途。只谈般若,少谈或不谈神明对于修行者意义重大。般若无形无相,只有无形无相才能以不同的方式显现,无论是神佛、菩萨、亲人等,皆是我们意识的化现,而且它会以意识中最喜欢、最渴望的方式出现。因此,它以什么方式出现依己而定,无论真伪,我们都不可过于痴迷。

四是有“神”或无“神”不是修行的关键,关键是修行人能否活出菩萨的精神。能做到大慈大悲,那就是观音菩萨的代表;能做到“地狱不空,暂不成佛”,那就是地藏菩萨的代表。重点在要透过菩萨看到其背后所承敬的精神。活不出来,就无法相应于这种精神;能践行出来,那比菩萨更为真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更大。

(二)纳神性入人性,更着重强调人性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1.儒家的成德之教

先生在讲授东方文明时。 将佛家大圆满成佛之法与儒家成德之教相互参照,突出了儒家文化的意义,称其为开放型大圆满。佛家的人性入佛性(神性),儒家是纳佛性入人性、以人为本(将神灵仙佛以人化) 的人性化文明,以德化人生的圆满(止于至善)为修行实践之究竟。儒家在人性中实现神性(将神圣之德性彰显),将道场设于家庭内(无宗教仪式),置于亲情、爱情、友情间不断深入地顺而固之,充而扩之,纯而化之,顺应人性、伦理之常,以成就仁德,将人之灵性实现巧妙无形地融入到人之生物性和心理性实现中一并实现、 成就、圆满。与普通无神论者无法自圆其说人死后或出六道后不同,先生提出可以不经六道直接成为、回归绝对主体存在,成为存在本身、真理本身。

2.向神奉爱转向奉爱于人

在对奉爱瑜伽的表述中,潘麟先生提出修行的过程就是服务大众的过程,就是实践奉爱瑜伽的过程,由向神奉爱转向奉爱于人,把向大众奉献爱心视作向众神奉献爱心,明确指出向“众神奉献爱心”只是实践奉爱瑜伽的初级阶段,而“向众人奉献爱心”是奉爱瑜伽的更高阶段和目的。

3.收摄六道(或十道)于人的意识中

先生提出六道(或十道)展现在人的生命(意识)内在,不要向外寻求。自我(五毒)与六道的关系如同一把手扇, 将六道合上就是自我,将自我展开就是六道。自我深重则处于地狱之中,自我较轻则处于天道之内。六道是不同的意识层次的展现,六道轮回无非意识的升降。菩萨跟地狱众生差别于何处?很多人被外形所惑,其实他们真正的差别在于内在意识(觉醒)水平的高低。意识水平决定我们在地狱还是天堂——天堂地狱就在内不在外。 在天堂还是地狱,依己而定,意识水平高,走到哪里都是天堂;意识水平低,走到哪里都为地狱。 先生还原大道轮回的本质——人的意识水平高低, 让大家明白六道真相, 从自身做起,从提升意识水平做起,引导大家由外寻转为内求。

4.将宗教“化身”解读为活出圣贤精神

从古至今,总有人宣称自己是哪位神明的化身或哪位佛菩萨的转世。先生强调,我们如果听到某人是观音、文殊菩萨或老子转世不必惊讶,活出了圣贤精神、境界和胸怀就是“化身”——圣贤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人间。任何人都可以是化身,只要我们不断深入地认同对方即可,开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深入认同会变成50%、80%至100%, 最后就彻底成为化身,我们就拥有了对方的一切特征和品质。这种见解非常高明。参照此标准, 能对别有用心的人予以严厉回击,使其无所遁行,难以再“神道设教”。

菩萨不是飞来飞去的,菩萨就在人间。那些舍身去印度取经的大师们是菩萨行,香巴噶举派唐东嘉波祖师为解决人们过河艰难亲自指挥演戏筹资建桥(据说铁索桥50座、木桥60座)也是菩萨行,甚至像23年坚持为学生做爱心早餐只收5毛(或不收)的浙江衢州的“毛奶奶”也是菩萨行。这不是拨高,每一个不计自我的善心善行都是菩萨行,并不神秘。只要无我、无私,每个人在某一刻都可以做到, 只是大多数人难以长久坚持。(未完待续)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