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中华修行文化的生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二)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终南文化书院院长  漆 思

2.和而不同

《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论辩。《左传》记载了晏婴与齐景公的对话,晏婴提出了“和与同异”的思想。儒家将“和”提升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提出的方法论就是“和而不同”。儒家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意味着君子做人做事包容万物;而“同”意味着小人做人做事竭力求同,不能容忍不同的事物。“和”是不同事物的统一,而“同”则是完全一样。君子和而不同,有包容之心,能够和衷共济、和平共处;而小人则一味尚同。正因如此,“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通过“和而不同”可以看出,儒家不仅有“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还有“厚德载物”的包容和谐精神。

3.义利之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宜也,指适度合道,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则见利忘义。在儒家看来,如果缺少仁义、道义、情义的“义”,人就无异于禽兽。儒家特别强调人的道义,以义规范利益。孟子认为人之所以高于腐曾是因为人有道德,讲仁义。是据此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正存“浩然正气”。儒家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律令,实现“以义节利”的义利统一:“求功当求天下功,计利当计天下利。”当人追求的功利不再是自我的私利,是大众的福利,这样“利”就成为了“义”。

4.天下情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儒家注重天下为公,谋求世界大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天下情怀一直激励儒家的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基于其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天下。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仁人志士都信奉“天下为公”,旨在实现天下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儒家的天下情怀激发人生在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活着就要达济天下苍生。《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八目,由内圣达到外王,实现“天下平”。

5.中庸之道

《尚书·大禹谟》中提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心诀”。《论语》提出“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又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的“中庸之道”注重中正和谐,强调的是生命的和谐之道。孔子提出人要畏天命,这个天命就是包含万物的宇宙大生命。按照儒家来说“天命之调性”,天命赋予人以自然本性,人事性而行就是人道。人知天命,顺天应人,人道就能符合天道。人心就能顺应自然,就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儒家将涵养德性作为根本,通过修心养性,使心性接通天道,实现天人合一。

如果以道家来看儒家,儒家积极入世,有阳刚之气,刚健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谓阳刚有余而阴柔不足,还需要注重阴性智慧。如果以佛家来看儒家的修身养性与中和思想,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与中道圆融思想相通,但可能觉得儒家人间关怀有余而出离之心与空性智慧不足,还需要破执,做到看破放下自在。当然从中国修行文化来讲,如果离开了中和之道,就很有可能偏离正道。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