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生命之美还体现于时中之美。《周易》里面讲:“易者,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生生”之道奥妙无穷,但理论上有一个揭开其奥妙的金钥匙,那就是“时”(时间、机遇、形势)。“时”必然“变”,所以“时”即是“变”。《周易·象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宇宙的运行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时”和“变”的原则。例如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品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违背了各自的品性,就会造成四时失序,容易引发天灾人祸。如果人的饮食起居违背了四时的品性,就会背离养生之道从而更容易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易传》提出了与时偕行观念,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境遇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做出最为适宜的回应,这样就会永保和谐安乐。一般而言,需“见几而作”、“亨行时中”,方能逢凶化吉、得“利”得“亨”。《礼记》提出“君子而时中”也是一样的意思。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即赞美他可以做到随时而处中。
生命之美还体现于德性之美。这里德性之德有两个层次的理解:-是指事物之品性与特质。例如天地之大德曰生;《乾》之四德为“元亨利贞”“龙德中正”。例如土德、木德、火德等等。二是指伦常道德之德,也就是善恶价值评判之德。这一解释乃由第一种理解引申而来,有时在使用中兼具品性特质与善恶评价两种意义。例如《尚书》“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易传》“君子进德修业”,帛书《要》“我观其德义耳”,《论语》载“为政以德”“德不孤必有邻”,《大学》“明明德”,等等。无论如何理解,在儒家思想中,美和善往往不分家,有时美就是善,例如《论语》讲“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知?”非常明确把美定义为向善德善性的追寻。不仅如此,这句话还隐藏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儒家之审美不是孤立而纯粹的,而是在日常交往和人伦关系中产生的,如果离开交往和关系,则美就不成其为美。因此有人把儒家美学称为伦理美学,正是道破这一特点。
回溯上文所言生生之美和时中之美,可对儒家伦理美学有更深之理解。生生之美表现为世间万物先天具有一团生机,蓬勃向上,因此大化流行生生不息。这一团生机本来无所谓善恶,但是儒家通过自己的解读赋予其至善的意义,宋代理学家以“生”释“仁”非常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⑤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把孔子之乐归于一个“刚”字:“知命而仍旧奋发,其奋发为自然的不容已,完全不管得失成败,永远活泼,不厌不倦,盖悉得力于刚。”此刚健向上之态度正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表征的气象。而《乾》卦自强不息之品格来源无他,正是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一团生机。所以儒家反对消极无为,号召以入世之精神行家国天下之志向,正是对生生本体所做效法与顺应。然而刚健不是鲁莽,儒学又反对匹夫之勇,主张随时变易以从道,或者与时借行,其理论根据仍在“生生”二字,因为世间万物动变不拘,所以纵然要固守刚健笃实之品格,也需因时制宜,偶尔从权,才能保存有生力量,实现辉光日新之理想。
儒家生生之道,首先指向生存目的,最后指向审美境界。指向生存的生命视野是狭窄的、个体性的,却是必需的。例如之所以要亲亲。正是因为在自然的进化中,只有亲亲可以保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指向审美的生命视野是宽广的、整体性的,也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所特有的。例如,只有社会各成员都各安其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社会才会和谐。只有人类关爱万物,世界才会和谐。社会和谐了,世界和谐了,个人内心才会舒适安乐。这是一种全人类视野中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