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六)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李石岑根据这广义的“生生之美”,批评、吸收和改造了流行的两种美育理论:一种是“新人文主义之美育”论,以席勒(Schiller)为代表,主张“美即善”,美育即是德育,教育的理想自然包含美育,而且,美育在席勒那里,还是德育之根本,故而李石岑说:“美术(即艺术——引者注)者乃表现共通的原理于个体之中者也;道德者乃强制个体使屈服于共通原理之中者也。方法虽异,而于强个体以从全体则一。不过道德为义务的,为压抑的;而美术则为好意的,为自发的耳。故美育不特与德育不相矛盾,且进而包容之,相提相携,引而致之真理之域。此席勒美育论之大意也。”(同上,第165页)另一种为“美只为美”(即“为艺术而艺术”,“为文艺而文艺”等提法——引者注)之美育观。蓝格(Lange,又译朗格)为这派代表。这派观点主张美独立于科学、道德之外。所谓“孤立绝缘”,认为美育就是美育,不含任何道德说教。美育的功能就是“享乐”,也仅仅是愉悦,不带任何道德目的。故而,李石岑总结这派为:“全着重于美的享乐。故其美育方法,专以发达被教育者对于天然及美术品(即艺术品——引者注)之感觉为主旨。意谓人性固为意志之发现,人生之活动,固不可轻视知的作用;但如缺乏美术或其他之情的生活,则人生岂惟陷于枯寂无聊,抑且由美的情趣之减少,无形中足以破人生圆满之发展。吾人不徒努力正大之人生,抑且希求兴趣之人生。蓝格之美育思想,即带有此派彩色。”(同上,第166页)

李石岑认为上述“美即善”和“美即美”两种观点不免有些偏颇,过于强调两说实质的对立。其实,这两种观点本无冲突,如用图表示这两种观点:

李石岑这里论美育和他在美论里的观点基本一致,实际上是想在“为艺术而艺术”和“文以载道”这两派观点之上建立“合”题,即他在“美论”里说的“第一义实用”(实是美储善,美启真的“有道德影响而无道德目的的美育观”)观。这种观点是在“合”题中通过“否定之否定”、“对立的统一”达到“美即善”的新论。所以,李石岑说:“乙图所示美育之领域,即伏于甲图所示未显德智诸育之作用之范围内。故谓后者实摄于前者之中;而古来两派分驰之思想,至此乃得其会通。愚所以必沟通此两派思想,俾冶于一炉者,良以美育实际上决不脱德智诸育之作用,而又未可拘泥于此,致美育失其自身之领域,而阻碍其发展之前途。质言之,美育显德诸育之作用者,不过其方法,而美育自据其领域不欲为德智诸育所染者,乃其归趋也。惟愚对于前派之思想谓美育即伏德智诸育之作用者,以为其说尚有不备。德育所重在教,美育所重在感。教育上教化之力,实远不如感化之力大。盖教乃自外加,而感则由内发;教之力仅贮藏于脑,而感之力乃浸润于心也。父师之训诫,不敌婉好之叮咛;家庭之孕育,不敌社会之观感。故常引导国人接近高尚之艺术或清洁之环境,则一国人之心境,不期高尚而自高尚,不期纯洁而自纯洁。”(同上,第167-168页)

由此可见,李石岑改造了“美即善”的观点,主张“以美储善”(具体说是以“感”而不是“教”为出发点)“以美启真”。应该强调指出,在李石岑早期美学观中是有“艺术至上”倾向的,所以他更强调以美育来潜移默化达到德育目的,而不是只从德育中暗含美育来肯定美育的功用。当然,这和他“人生艺术化”观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美育的总结,李石岑用一句话概括:“美育者发端于美的刺激,而大成于美的人生,中经德智体群诸育,以达美的人生之路。美育之所以蔚为一种时代精神者,意在斯乎!”(同上,第170页)显然,这是真善美统一的美育观。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