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西湖水文化初探(五)

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图书馆学会  周未隼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情报室

到了南宋,杭州成为国家的首都,从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历时一百五十年之久,城市人口骤增,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增至近五十万,到南宋末年已超过百万。城市随之迅速扩大,市面繁荣,商业发达,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百司庶府,六军百姓,仰于水者,视昔何雷百倍。”需水量聚增,主要用水部门有二:一是给水,供民用、军用和庞大的中央统治机构多方面之用;二是运河用水,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的粮食从全国各地,主要是江南运河运来,并通过城内运河分配到全城。解决喝水和吃饭问题都需要水,这个员担自然落在西湖上。北宋苏轼的那一次全面整治已经为西湖承受这种任务奠定了基础,南宋时期只是维修和完善,其主要工作是修井和疏浚运河。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和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井的水事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引水量和提高水质。在施工中采用了石砌方涵的办法,逐步把北宋时引水管线中的瓦管改为石渠,既提高了引水管线的耐久性,又加大了过水断面,扩大了引水量,使其与日益俱增的用水量相适应。

并且扩大了引水范围,使得城里城外凡是有居民聚落的地方都能保证水量十分充足。同时给水工程的净化措施获得进一步地完善,咸淳年间修井时,具体地描述了一种称作为“海子口”的建筑物,即所谓“于水所从分之处浚海子口以澄其源。”海子口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水池,有记载说:“乃即其处穿海子口,深三丈余,置铁窗棂以酾之,使浮秽不入于海;置澄水闸以限之,使恶流不入于河。”可见这是一个很大的沉沙池,在其入口处设置铁窗棂,即拦污栅,将大尺寸的杂物阻拦于上游。水进入海子口,水面扩大,流速趋于零,则泥沙及其他杂物沉淀于池底,已澄清的水再引入给水渠道。所沉淀的泥沙污物有闸节制,“凿别沟以疏其恶”,这个沟的高程则平于或低于池底高程,与节制污水的闸门衔接,开闸时泥沙和污物由此排出,类似现代的冲沙闸一样。这项工程出现在七百年以前,是我国城市给水工程高水平的标志之一。这种工程不但在引水口处设置,在引水道上也有,例如,“自登平桥至六部桥,凡四十丈,海子口居四之一,笔砌板筑,置水闸,辟水门,工役一视诸河有加焉。”可见当时对城市用水的水质颇为重视。而且还管理有法,淳花七年(公元1247年)赵与莲任浙江安抚,就在六井入口处设立石棂,上面建筑房屋,派专人管理水,如果有人种植茭荷,洗刷马匹,污秽井水,就要受到惩处。可见六井与杭州百姓饮水关系很大,深受历代杭州地方官员的重视,所以不断得到维修养护。南宋之后,由于杭州陆地逐渐广拓,“霖雨渗漉,卤斥全消,淳酸甘淡,凡井皆良”,杭城饮水才不必依赖六井。到了明朝,六井已泯灭了四口,只剩下相国井和西井。因为这两口井有地下水作为补充,不必依靠管道从西湖引水。到了清代,西井也相继湮没,仅存相国井。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