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湖山胜处翰墨香(三)

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  潘景友

作者单位:杭州西泠印社

这里特别值得一题的是“汉三老石室”和“观乐楼”两处景点和建筑,凝聚着早期老社员的片片爱国之心,也记录着历代的兴衰轶事。“汉三老石室”内珍藏着《汉三老讳字忌日记碑》。碑刻于东汉建武末,即公元52年左右。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碑刻之一。碑文保存完好,计217字,字刻浑厚道劲,书体介于篆隶之间,被称谓“浙东第一石”,此碑于清威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1921年将为一外商以重金购去,欲流徒国外。后“浙派”印学同仁和印社社员积极参与抢救,发起募捐,以八千银元赎回,并在印社建石室永藏。室内还收藏有《汉齐桓公吴王画像砖刻石》等数十块历代碑刻。如今啫此遣物,无不为之起敬,西泠印人是国人之娇傲。石碑之失而复得,亦值得在中国印学书学史上大书特书。

沿“汉三老石室”旁的小径而过“观乐池”,就到了“观乐楼”,此楼现为吴昌硕纪念室。吴昌硕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样样皆精,他是西冷印社的首任社长,这里和“柏堂”内两处陈列的大量照片和史料,记载了印社创建以来重大的学术活动和事件,最早的有公元1913年十周年纪念的社员合影,最近的是九十周年纪念会的合影。从影存中人们可以一窥印社早期四位主要创始人丁仁、王提、叶铭、吴隐的容貌,他们都是著名金石篆刻家,堪称印坛巨擘。为了建社,这些学人苦心经营多年,凭藉地利和学识,在“浙派”显赫的印学成就基础上,汇流穷源,不存门户之见,本着“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包容了各种流派,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海内外树立了印学界的权威形象。

西泠,既是“社因地名”,指社址所在地于杭州西泠桥畔;又是清代“西泠八家”之故乡。取名“西泠”,亦显示出他们的基本学术倾向,他们尊丁敬,同时也把“浙派”以外的印学大家列为二十八位先贤,如吴昌硕、邓石如、赵之谦等等。

从印社的历史沿革中,人们可以看到九十余年来,社员们举办展览,编辑印谱,著书立说,研究印学和书画,成果累累。这里文人荟萃,汇聚近现代许多文化名人。继吴昌硕艺术大师之后第二任社长马衡,亦是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和书法篆刻家,1933年以后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49年以后任全国文管会主任。第三任社长是博学多才的著名书法考古学家张宗祥,曾任浙江教育厅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第四任社长是文坛泰计,著述宏富的沙孟海,地为西泠社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晚年兼任浙江博物馆名誉馆长,为文物考古事业亦做出了贡献。此外,书画界、学术界巨匠大师云集,如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经享颐、丰子恺、马一浮,沈尹默。马公愚、诸乐三、陈半丁,陆维剑、李苦禅、来楚生、王个籍、吴湖帆、贺天健、郭绍虞、方介堪、余任天、许钦文、邵裴子、……等等均系印社社员,有的任过副社长,也有的任过顾问、理事。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