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彦寿 淳熙十一年(1184年)奉祠家居,在武夷山编刻张轼《南轩集》四十四卷。《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南轩文集》方编得略就,便可刊行。"卷五十八《答宋深之》:"南轩...
作者:张品端 方彦寿 二、朱熹思想的现代性 本世纪,80年代初以来,海内外相继召开了六次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朱熹已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门课题...
作者:柯远扬 闽学成为南宋时期众多学派中门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成为显学,有其深远的学术思想渊源。从根本上说,闽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儒学哲理化的产...
作者:程利田 莱布尼茨在对中国文化、朱熹理学等的研究中,汲取了充分的养料,培植了他的哲学成就,如:他提出了著名的"唯理论"学说,发表了与宋代理学家《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伏羲六十...
作者:程利田 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累。朱熹理学正是这种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维护和弘扬...
作者:高令印 在朱熹的思想中有佛学的印迹,却已与其在佛学中的意义大不相同。朱熹说:佛学,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从此一字之差,方有公私、义利之不同。 这是朱熹改造佛学观点的基本...
作者:刘鄂培 竺士敏 但是他又区分理、气两物的顺序为本、次,主、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为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理既然是本,则气为次;理既然为主,则气为从。朱...
考亭学派,也称“晦翁学派”“闽学”“紫阳学派”等,由南宋朱熹所创。因朱熹一生中,除在江西、浙江、湖南、安徽等地逗留三年多外,其余近七十年都在福建各地从事学习、著述、讲学、从政等活动...